虛擬卡終極攻略:虛擬信用卡、虛擬會員卡、虛擬悠遊卡、虛擬 SIM 卡等詳細教學

📝

📅

📆

📁

,

🏷️

Virtuelle Karte

  Virtuelle Karte,非實體卡,數位卡,電子卡,行動卡等指的是有卡號但沒有實體卡片的卡。越來越多的卡片都陸續推出沒有實體的虛擬卡,除了可以快速申請卡號而無需等待實體卡的製作或領用,也可以直接綁在智慧型手機中達到出門減少攜帶卡片、減輕錢包重量,只要一支手機就能達到許多張卡的功能,減少個資洩漏的風險,更能在疫情期間降低接觸感染的機率。本文將介紹各式各樣的虛擬卡,讓有需求的讀者們能夠從實體卡轉為使用虛擬卡,化繁為簡、極簡生活,降低資源浪費、環保愛地球。

1. Einleitung

  Virtuelle Karte,非實體卡,數位卡,電子卡,行動卡(尤其指可以綁定在智慧型手機或其他行動設備的卡)、雲端卡,英語為 digital card,virtual cardcloud card 等等,指的是有發行卡片的卡號,但是並沒有製作實體卡片的卡。隨著網路時代的興起、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各種實體物品逐漸轉向虛擬化,例如 DVD 光碟片已經逐漸被影音串流平臺所取代,實體卡片也同樣朝虛擬化發展。越來越多的信用卡、會員卡等卡片都陸續推出沒有實體的虛擬卡,除了可以快速申請卡號而無需等待實體卡的製作或領用,也可以直接綁在智慧型手機中達到出門減少卡片、減輕錢包重量,只要一支手機就能達到許多張卡的功能。

  虛擬卡的卡號與實體卡的卡號大多無異,也就是說若出門不帶實體卡,而把實體卡的卡號記下來或綁在智慧型手機上,那麼在功能上就與虛擬卡沒有什麼差別,但在便利性上則天差地別。而虛擬卡與實體卡最大的區別,是實體卡有一張或多張實體卡片可以攜帶與使用,可以網路線上申辦也可以到實體店/機構,但虛擬卡通常只能從網路線上申辦,而且不會有任何實體卡片,所以通常會綁在智慧型手機當中。

  因此,使用虛擬卡有非常多實體卡所沒有的好處,包含只需在網路上線上申請、不需要到業者櫃台申辦、無需等待實體卡片寄送,就能在核卡後快速獲得卡片與使用等便利性,也能夠減少經手的人數而將低資料洩漏的風險;另外,也不會有存放、整理的問題,也就不會有搞丟的風險;此外,也因為沒有實體,也不必換卡,能夠減少運輸成本、降低資源浪費、環保愛地球;而在疫情流行期間,也能夠減少物品與人的接觸,降低染疫的風險,響應疫情零接觸支付的趨勢。另外,在 2021 年全球晶片荒,許多銀行表示將先使用虛擬信用卡來應對,延後實體卡發放。

  總之,使用虛擬卡比實體卡的便利性、安全性、防疫性都還要來得高,並且更環保。但到底有卡些是可以用虛擬卡的方式來使用的呢?本文將會詳細介紹各種虛擬信用卡、虛擬會員卡、虛擬電子票證卡、虛擬 SIM  卡(eSIM 卡)等等,讓讀者只要將虛擬卡綁定到手機當中,就能為出門減少攜帶實體卡帶來便利,在家也能夠減少整理卡片顯得更加方便,提升生活品質,邁向極簡生活。

2 虛擬卡介紹

  Virtuelle Karte為擁有一組卡號但是卻沒有實體卡片的卡,而生活上常見的實體卡,像是信用卡、會員卡、電子票證卡、SIM 卡等各種有卡號的實體卡片,很多都可以虛擬化,以下將介紹這些各式各樣的虛擬卡。

2.1 虛擬信用卡

  虛擬信用卡 (virtual credit card) ,數位信用卡指的是只有信用卡的卡號但沒有實體卡片的信用卡,這類卡的卡號是根據發卡行識別碼(英語:Bank card number 或 Bank Identification Number,簡稱 BIN)所產生的虛擬卡號/帳號(通常是 16 位),常見類型可分為主卡型虛擬信用卡、附卡型虛擬信用卡、映射型虛擬信用卡、變動式虛擬信用卡、實體卡的虛擬碼等等,以下將詳細介紹這些不同種的虛擬信用卡。

2.1.1 主卡型虛擬信用卡

  主卡型虛擬信用卡指的是銀行發行一張擁有完整獨立的信用卡卡號,且不隸屬於任何其它張信用卡,也沒有任何實體卡的信用卡。以前這類的虛擬信用卡只能使用在網路購物,但現在隨著實體店面越來越多商家支援信用卡的感應支付(感應式刷卡機),只要將卡號綁定在智慧型手機當中,就可以跟一般的實體信用卡一樣使用感應刷卡的功能了。

  申辦主卡型虛擬信用卡的好處是不需要等待實體信用卡的寄發,信用卡審核通過後就能透過電子信箱與手機簡訊收到信用卡的卡號和密碼,能夠馬上使用信用卡,同時也因為少了製作實體卡與運送,減少了與其他人接觸和降低信用卡資訊洩漏的風險,也不怕丟失,日後即使被盜刷也能夠立即換發卡號而不必再次等待卡片的寄送,也能夠減少卡片製作的資源消耗(實體卡也需要定期的換發實體卡片,虛擬卡則無)。

  雖然主卡型虛擬信用卡的優點非常之多,但也有唯一的缺點就是無法在需要刷實體卡片的商家刷卡,不過隨著商家更換使用可以感應支付的新型刷卡機,現在已經越來越少看到只能刷實體卡而不能感應支付的刷卡機與商店了,多數的商店既然能夠使用實體信用卡的感應支付,那麼使用虛擬信用卡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除非是真的有只能刷實體卡但非去不可的商店(現在應該較少有這種店了)。

  總之,方便、快速、安全與環保等是這類卡片的優點之一,銀行也常常為此類的信用卡主打網路購物、行動支付、環境保護等服務與理念。不過多數的銀行所提供的信用卡大多都是實體信用卡,目前只有部分銀行提供虛擬信用卡,以下以表格的方式整理在常見的主卡型虛擬信用卡和發卡銀行,以及其特色、申辦條件與說明。

常見主卡型虛擬信用卡列表與介紹說明
發行地區 開發者 發卡銀行 信用卡類型 虛擬卡名稱 特色 申辦條件與說明
Taiwan 台新銀行 @GoGo卡 @GoGo虛擬御璽卡 主打網購、行動支付等通路與現金回饋。 可只申辦虛擬卡一張,也可只申辦實體卡一張(「@GoGo悠遊御璽卡」或「@GoGo iCash御璽卡」擇一),或同時申辦虛擬卡與實體卡共兩張。
葡眾聯名卡 葡眾聯名虛擬卡 於葡眾消費可享高額現金回饋;國內其他消費、出國旅遊刷卡消費亦可享有回饋。 與一般信用卡申請方式相同。
台北富邦銀行 富邦J卡 虛擬J卡 綁定 LINE Pay 可獲得 LINE POINTS 點數回饋。 必須已經擁有一張富邦實體信用卡正卡,才能申辦虛擬卡。擁有一張富邦實體卡後,可自由選擇實體卡、虛擬卡,或兩者皆申請。
富邦JU卡
Open Possible聯名卡 Open Possible虛擬卡 台灣大哥大聯名卡,享電信費現金回饋。
玉山銀行 玉山數位e卡(寵生活版) 指定咖啡、寵物、居家消費享現金回饋。 只能申辦虛擬卡,沒有提供實體卡片。
玉山數位e卡(輕時尚版) 指定百貨、美妝消費享現金回饋。
遠東銀行 遠東商銀雲端iCloud信用卡 全 e 化用卡、綁定購物 APP、自訂安全額度、安心網購。 只能申辦虛擬卡,沒有提供實體卡片。
聯邦銀行 聯邦綠卡 聯邦綠卡虛擬御璽卡 主打綠色環保、環境永續、減碳等綠色消費通路與回饋。 實體卡(PETG 環保材質製作)與虛擬卡只能擇一申請。
Hongkong 工銀亞洲(海外分行) ICBC 虛擬電子信用卡 ICBC 銀聯雙幣虛擬電子信用卡

動態密碼付款,最高可獲得 HK$10,000 的信用額度。

客戶可透過工銀亞洲網站、工銀亞洲網上銀行、手機WAP或工銀亞洲手機銀行應用程式申請ICBC電子卡。
ICBC 萬事達虛擬電子信用卡
ICBC Visa 虛擬電子信用卡
中信銀行(國際) 信銀國際 Motion 信用卡 Motion 虛擬信用卡

永久豁免年費,遙距開卡,即批即用。

隨時隨地透過 inMotion 動感銀行手機 App 遙距申請信用卡,只需身份證即可申請,毋須提供住址及入息證明,即時信用卡批核。

滙豐銀行 匯豐虛擬商業信用卡

每次均使用獨一無二虛擬卡號並可控制交易次數、地區及貨幣等,輕易管理公司支出。

匯豐銀行的商業銀行客戶才可以申請。

UNS. 蘋果公司 高盛 Apple Card 不會跟使用者收取利息、信用卡費等額外費用,亦不收取遲交的國際費用或年費。 透過 Wallet 申辦 Apple Card。除了虛擬卡片外,Apple 另外設計實體鈦金卡,可在尚未支援 Apple Pay 非接觸式付款的地方購物。該卡具有 EMV 晶片和磁條,但卡片上僅印有持卡人姓名,不會註記卡號、CVV 安全碼、有效期或簽名,如有必要可在 Apple Wallet 應用程式中找到上述資訊。

備註:

  • 台新銀行的「@GoGo虛擬御璽卡」在刷卡消費後的 APP 通知(包含「Richart」和「Richart Life」)顯示的名稱為「@GoGo虛擬數位卡」。

2.1.2 附卡型虛擬信用卡

  附卡型虛擬信用卡是必須要先有一張實體信用卡正卡,並通過該主卡申請一張虛擬信用卡的附卡,大致上跟一般的附卡一樣,回饋也相同,只是少了實體的卡片,所以這類卡片當然是由主卡還款即可,也有可能不需要另外繳納年費(或者只繳交較低的年費)。

  另外,此類卡片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放心的當成網路購物卡,如果在有風險、較不安全的網站購物時,萬一即使被盜也能夠在馬上停卡後快速獲得一組新的附卡虛擬卡號,同時又不影響原先正卡實體卡片的使用。

臺灣常見附卡型虛擬信用卡列表與介紹說明
發卡銀行 實體正卡名稱 虛擬附卡名稱 特色 申辦條件與說明
永豐銀行 永豐財富無限卡 財富無限虛擬卡 專為永豐財富管理客戶量身打造,提供現金回饋及一系列的專屬權益與優惠,盡享無限尊榮。 目前已經停止申辦。
永豐世界卡 世界虛擬卡 永豐世界卡專享國外 5 倍、國內 3 倍,紅利無上限。是一張伴隨暢遊世界,走出自我的專屬品味的頂級信用卡。 目前已經停止申辦。

2.1.3 映射型虛擬信用卡或金融卡

  映射型虛擬信用卡,行動信用卡,手機信用卡,ebenso gut wie映射型虛擬金融卡,行動金融卡,手機金融卡,是一種使用 Token 技術代碼化並使用 NFC 感應作為行動支付的一種的信用卡或金融卡。使用此種方式結帳的時候,是使用虛擬卡號支付,這樣做能夠減少實體卡的卡號暴露而被盜用的風險,是一種較高安全的支付技術,比實體卡多一層保護,國際三大 Pay(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使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通常銀行所發行的信用卡才會有虛擬卡而金融卡不會有,因為實體金融卡有些功能較難被虛擬卡所取代,像是需要使用到實體服務的功能,例如到 ATM 領錢、存錢等服務。雖然陸續越來越多銀行支援無卡提款、無卡存款,但以目前來說並不是大部分的 ATM 都有無卡服務,而且無卡服務通常都不提供跨行(實體卡則能夠跨行存、提款)。

  再者,多數的銀行只會有一張金融卡(少數例外),所以有不可取代性,而信用卡則是一家銀行有多種數款的信用卡,所以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有實體卡或只有虛擬卡的信用卡。但使用者若只有銀行帳戶與金融卡而無信用卡,出門都要帶一張金融卡就不能像信用卡那麼方便了,所以使用「映射型虛擬卡」是使用者能夠將實體金融卡綁定在 NFC 行動支付 APP 中,當成是虛擬卡的少數方法之一。

  要使用此種卡片,只需要將實體卡綁定到支援 NFC 行動支付的 APP 中即可,不論是實體的信用卡或金融卡都可以利用此方法快速變成虛擬卡使用,快速、方便又安全。另外,若是數位帳戶所開立的金融卡,多數必須使用自然人憑證認證或臨櫃升級帳戶,才能夠綁定 NFC 行動支付。以下以列表的方式將臺灣常見的 NFC 行動支付 APP 和合作銀行與支援的卡片做統整。

臺灣 NFC 行動支付的合作銀行與支援的卡片
NFC 行動支付 合作的銀行 支援的卡片
Apple Pay 永豐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以及 Mastercard 簽帳金融卡
國泰世華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花旗(台灣)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以及 Mastercard 簽帳金融卡
中國信託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以及 JCB 信用卡
玉山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第一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
滙豐(台灣)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華南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
凱基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Visa 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以及JCB 和 MasterCard 信用卡
新光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渣打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台北富邦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台新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聯邦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以及 Visa 簽帳金融卡
Google Pay 上海商業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中國信託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台北富邦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台新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以及 Visa 簽帳金融卡
台灣合作金庫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聯邦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國泰世華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安泰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彰化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新光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永豐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渣打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以及 Visa 簽帳金融卡
滙豐(台灣)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玉山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第一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個人信用卡
華南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Samsung Pay 國泰世華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中國信託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台新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聯邦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玉山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台北富邦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渣打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滙豐(台灣)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上海商業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花旗(台灣)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永豐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Garmin Pay 國泰世華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中國信託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台新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聯邦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玉山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台北富邦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永豐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Fitbit Pay 國泰世華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中國信託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台新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聯邦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玉山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台北富邦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永豐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台灣 Pay 臺灣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以及金融卡
土地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以及金融卡
合作金庫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以及金融卡
第一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以及金融卡
華南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以及金融卡
彰化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以及金融卡
上海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以及金融卡
台北富邦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兆豐銀行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以及金融卡
臺灣企銀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以及金融卡
新光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以及金融卡
陽信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遠東商銀 Visa、Mastercard 和 JCB 的信用卡
元大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台新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日盛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中國信託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中華郵政 Visa 簽帳金融卡,以及金融卡
基隆第一信用合作社 金融卡
基隆第二信用合作社 金融卡
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 金融卡
新竹第一信用合作社 金融卡
新竹第三信用合作社 金融卡
彰化第六信用合作社 金融卡
花蓮第二信用合作社 金融卡
日盛銀行 金融卡
南農中心 金融卡
南資中心 金融卡
Hami Pay 中國信託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玉山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聯邦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國泰世華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台新銀行 Visa 和 Mastercard 的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
玉山 Wallet 玉山銀行 玉山銀行的信用卡和簽帳金融卡

2.1.4 變動式虛擬信用卡

  變動式虛擬信用卡,動態虛擬信用卡,動態虛擬卡號(英文:Dynamic Virtual Card Number)指的是一組動態產生的卡號,並將該卡號輸入到網路商店,即可與平常一樣正常完成交易。也因為卡號是每一次動態產生的,可以在消費後就把卡號撤銷,或者等待自動過期(通常為兩個月),所以不必擔心真正的卡號會暴露在網路中,以此降低卡號被盜刷的風險。

  目前較常見的變動式虛擬信用卡是由國際發卡組織萬事達卡 (Mastercard) 與合作銀行所提供的「Mastercard inControl」服務。雖然此種信用卡是一張虛擬卡,但實際上還是得事先申請一張實體信用卡,然後透過這張卡,在消費刷卡時,能夠產生出一組變動的卡後,用過就可以作廢。

  透過變動卡號的方式,能夠保護實體信用卡的卡號不會遭到洩漏的風險,因而減少卡片資訊的流出進而被盜刷的狀況發生。另外,此種方法與手機密碼驗證的方式不同,因為只是在卡號上進行保護,所以並不會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不過在 2020 年12月31日之前臺灣只有遠東商業銀行提供該服務,然而在 2021 年 1 月 1 日之後遠東銀行也終止該服務了。所以若要使用 Mastercard inControl 服務只能申辦臺灣以外的信用卡了(例如美國的信用卡)。

臺灣常見變動式虛擬信用卡列表與介紹說明
發卡銀行 虛擬卡服務名稱 特色 申辦條件與說明
遠東銀行 遠銀 inControl 網路防盜刷服務 臺灣首創 inControl 網路防盜刷安全、安心、有保障,盡享網路安全購物。不必下載元件、不須安裝軟體、不需另行付費。 Mastercard inControl 網路交易虛擬卡號申請服務 110 年 1 月 1 日起終止.

2.1.5 補充:含有實體卡與虛擬碼的信用卡

  以上所介紹的虛擬卡是有一組卡號但無實體卡片的卡,像是銀行所發行的一組獨立的卡號但沒有實體卡(例如:主卡型虛擬卡、附卡型虛擬卡),或者是消費時由程式或銀行所模擬的一組虛擬卡號但無實體卡(例如:映射型虛擬卡、變動式虛擬信用卡)。

  但除此之外,有些銀行所發行的實體卡後會將卡號、效期、安全碼(後三碼)等寄至申辦者的電子信箱或手機簡訊中,也可以讓使用者在網路上查詢該卡的卡號,這些卡號可以在審核過卡後就直接在網路上消費,或者是直接綁定在行動支付 APP 中消費,並不需要等待實體卡片的送達(實體卡片需要申請進件、內部審核、卡片製作、郵件寄送,往往花費一個星期的時間才能拿到卡片,無法立即消費和享用回饋)。

  這類卡除了會有一張實體卡之外,在申請卡並審核過卡後會快速地在線上獲得卡號,所以就如同虛擬卡一般,能夠立即使用該卡消費,不必等待實體卡的運送,擁有了虛擬卡的立即消費的優點,但同時又會在核卡過後的幾天得到一張實體卡,所以本質上還是一張實體信用卡,而非像虛擬卡那樣完全沒有實體卡片,只不過在收到實體卡之前會先收到該卡的卡號(虛擬碼)而已。

  通常同時擁有實體卡和虛擬碼的信用卡,許多銀行都會與虛擬信用卡一樣主打網路購物或行動支付,以下整理在臺灣常見的同時擁有實體卡與虛擬碼的信用卡。也由於此類卡最終還是會收到一張實體卡,所以歸類為「補充」資訊,若是只對於完全不需要實體卡的讀者來說,可以先跳到下一個章節繼續閱讀其他種類的虛擬卡。

臺灣常見同時包含實體卡與虛擬碼的信用卡
發卡銀行 信用卡類型 特色 申辦條件與說明
國泰世華銀行 CUBE 卡 主打「玩數位」、「樂饗購」、「趣旅行」三大權益自由切換。 可只申辦實體卡,也可同時申辦實體卡和虛擬碼,但無法只申請虛擬碼,若同時申辦正卡與附卡時則無法申辦虛擬碼。
蝦皮購物聯名卡 主打蝦皮線上購物消費、蝦幣回饋、滿額免運券、海外消費免手續費。 只能同時申辦實體卡和虛擬碼兩者,無法擇一申請。
台塑聯名卡 加油降價再享加油金折抵,站外加油金回饋,指定卡別免費市區停車。 可只申辦實體卡,也可同時申辦實體卡和虛擬碼,但無法只申請虛擬碼,若同時申辦正卡與附卡時則無法申辦虛擬碼。

2.1.6 補充:含有實體卡與臨時卡號的信用卡

  上個段落提及有些信用卡可以提供實體卡的同時又提供虛擬碼,但有些信用卡的虛擬碼卻是臨時的,也就是臨時卡號只能在一定的時間內使用,時效過後只能使用實體卡,這一類的信用卡的臨時卡號純粹只是提供在實體卡還未送達時臨時使用的卡號而已,並不能夠長期持有使用。

臺灣常見同時包含實體卡與臨時卡號的信用卡
發卡銀行 信用卡類型 特色 申辦條件與說明
聯邦銀行 聯邦幸福 M 卡 主打幸福消費,交通/旅遊、保費等回饋。 在申辦時可以勾選「申請數位卡」的選項,核卡後,銀行會發送一封簡訊,透過該簡訊連結進入指定網頁並輸入密碼,即可以獲得臨時卡號。
聯邦賴點卡 使用 LINE Pay 刷 聯邦賴點卡,享 LINE Point 回饋。
中國信託銀行 中華航空聯名卡 哩程累積加速,指定商店哩程點數加碼送,機場、出國等優惠。 核卡之後,會收到一封核准序號的簡訊,透過該連結網頁取得臨時卡號後,便可以到中華航空官方網站開始消費,並開始感應支付。

2.1.7 補充:免等實體卡的信用卡

  除了上述段落提及有些信用卡除了申辦實體信用卡的同時也能夠申辦信用碼,讓用戶在核卡後免等實體卡即可使用信用碼的功能來使用信用卡,也有另外一種信用卡提供核卡後能直接綁定特定的手機應用程式 (APP),同樣不需要等待實體卡即可直接利用 APP 使用該信用卡額度來刷卡,就類似虛擬卡一樣核卡後即可使用,但還是會收到實體卡。

臺灣常見免等實體卡的信用卡
發卡銀行 信用卡類型 特色 申辦條件與說明
台北富邦銀行 momo 卡 momo 通路(含網購、看看買、型錄)刷 momo 卡回饋無上限,回饋為 momo 幣。 核卡後免等實體卡,可直接與 momo 購物帳戶綁定並消費。
台新銀行 所有卡 可綁定台新 Pay 付款。 核卡後免等實體卡,可至台新 Pay 綁定並使用掃描條碼或付款碼來支付。
街口聯名卡 使用街口支付刷街口聯名卡,享街口幣回饋。 核卡後免等實體卡,自動與街口支付帳戶綁定,開通後即可消費。
玉山銀行 所有卡 可綁定玉山 Wallet 付款。 核卡後免等實體卡,可至玉山 Wallet 綁定並使用條碼支付或感應付款。
玉山 Pi 拍錢包信用卡 使用 Pi 拍錢包通路刷玉山 Pi 拍錢包信用卡,享 P 幣回饋。 核卡後免等實體卡,可至玉山 Wallet 綁定並使用條碼支付或感應付款,也可至 Pi 拍錢包 APP 綁定並支付。
永豐銀行 55688 聯名卡 使用台灣大車隊 APP 刷 55688 聯名卡,享 T Point 回饋。 核卡後免等實體卡,於簡訊或Email內的專屬連結進行啟用,即可將信用卡綁定至指定行動支付和 55688 APP。

2.1.8 延伸:信用卡產生器(僅供測試用,無法刷卡消費)

  信用卡卡號產生器,信用卡產生器,信用卡生成器、假信用卡,英文:Credit Card Generator,Fake Credit Card Generator,指的是可以產生一組虛擬的信用卡卡號的服務平臺,但此種虛擬信用卡號不同於以上介紹的虛擬信用卡,並不是由銀行發行,是由網站服務平臺根據盧恩算法 (Luhn algorithm) (是一種簡單的校驗和算法,一般用於驗證身份識別碼,例如發卡行識別碼、國際行動裝置識別碼,美國國家提供商標識號碼,或是加拿大社會保險號碼,該算法現已屬於公有領域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產生的信用卡卡號。

  若是要開發具有網路購物車的網站或系統,經常會需要串聯線上付款的功能,如果要製作、開發付款系統時需要測試信用卡的驗證功能,那麼則可以使用信用卡卡號產生器來做檢測,以確保付款系統的刷卡功能能夠正常運行。

  而有一些服務性質的網站會先要求使用者輸入信用卡資料,避免自身的網站服務遭到濫用,也能夠過濾大量申請的人頭帳號,像是申請國外某些虛擬主機服務時,即使沒有要馬上消費只是要註冊而已,也強制必須先輸入信用卡資料。另外,也能夠避免使用者在不受信任、不安全的網站輸入真實的信用卡資料而遭到盜刷,這時就可以使用信用卡產生器來提升個人隱私與資訊安全。

  雖然這類網站的產生器所產生的資訊為信用卡資料,但基本上都是合法的,因為這些由網站服務平臺所產生的虛擬信用卡號,是根據盧恩算法產生的,並非是由銀行所發行的真實卡號(也就是不能正常使用的卡號),所以這些卡號並沒有餘額或額度,也不能正常消費刷卡,僅供測試使用。由於「信用卡產生器」並非可以消費的虛擬信用卡,故歸類為「延伸」資訊,若無此需求的讀者可跳至下個章節繼續了解其他的虛擬卡介紹,以下將整理常見的信用卡卡號產生器的網站服務平臺。

信用卡卡號產生器
服務平台(按照業者字母或筆畫排序) 信用卡類型
信用卡資訊
Website-Sprache
Art der Nutzung
Betriebsplattform
Anmerkung
Industrie 網站
All Front Card Number Generator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 卡號、名字、到期年月、CVV Englisch frei Website 可匯出文字、Json
BESTCCGEN.COM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Discover、JCB 信用卡類型、卡號、到期年月、CVV、名字、地址、國家 Englisch frei Website  
CardGenerator.org Credit Card Generator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Discover、RuPay、Maestro、China Union Pay 信用卡類型、卡號、到期月份、到期年份、到期(月/年)、CVV、名字、的只、國家、郵遞區號 Englisch frei Website  
CardGuru Credit Card Generator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Discover、Diners、JCB、Voyager、China Union Pay、China T-Union、RuPay、InterPayment、InstaPayment、Maestro UK、Maestro、Dankort、MIR 信用卡類型、卡號、到期年月、名字、CVV Englisch frei Website 可匯出 Json、XML、CSV
CCardGenerator.com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Discover、JCB 信用卡類型、卡號、名字、地址、國家、CVV、到期年月 Englisch frei Website  
bezahlen API  
Cool Generator Credit Card Generator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Discover 信用卡類型、卡號、到期年月、CVV、發卡銀行 Englisch frei Website  
Corban Works Fake Name Generator Visa Visa 卡號、到期年月、CVV2 Englisch frei Website 隨機身分產生器
CreditCardValidator Fake Credit Card Number Generator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Unionpay、Diners、Discover 信用卡類型、卡號、到期年月、CVC Englisch frei Website  
DNSChecker Credit Card Number Generator
信用卡類型、卡號、到期年、到期月、CVV/CVV2、數量 Englisch frei Website  
Fake Person Generator Credit Card Generator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Discover 信用卡類型、卡號、CVV、到期日、名字、地址、國家 Englisch frei Website  
Fossbytes Fake Credit Card Number Generator American Express、Diners Club International、Discover、JCB、Maestro、Mastercard、Visa 信用卡類型、到期月、到期年、CVC/CVV Englisch frei Website 可匯出 CSV、Json
iGoPayGo Credit Card Generator Visa (16 digit)、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Discover、Diner Club – Carte Blanche、enRoute、JCB CoInc (16 digit)、JCB CoInc (15 digit)、Voyager、Visa (13 digit)、Visa Electron、Diners Club – International、Diners Club – USA & Canada、InstaPayment、Laser (16 digit)、Laser (17 digit) 卡號、CVV、到期年月 Englisch frei Website 可匯出 SQL
Saijo George Dummy / Fake Credit Card Generator American Express、Discover、Mastercard、Visa、Visa 13 digit 信用卡類型、卡號 Englisch frei Website  
PayPal Credit Card Generator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Discover、Maestro、JCB、ELO – Brazil 信用卡類型、卡號、到期年月、CVV Englisch frei Website  
PrePost SEO Credit Card Generator 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Discover、JCB 信用卡類型、到期月、到期年、CVV/CVV2 Englisch frei Website  
隨機大全 信用卡生成器 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類型、卡號、到期年月、CVV Traditionelles Chinesisch, vereinfachtes Chinesisch, Englisch frei Website  

2.2 虛擬會員卡

  虛擬會員卡,數位會員卡,電子會員卡,行動會員卡等指的是有一組會員卡的卡號但是沒有實體卡片的卡,而且通常使用網頁線上申辦,或者下載手機 APP 並在程式中註冊會員。

  到各種的超商、百貨、賣場、飲料店、書店、文具店等等,時常都會有提供申辦與使用會員卡的服務,讓會員在消費的時候能夠集點,以換取獎勵或折扣。但隨著申辦的會員卡越來越多,裝著實體卡片的皮夾也隨之越來越厚,造成攜帶的不便。

  若使用虛擬會員卡,不論有多少張的會員卡都可以裝進一隻手機當中,不必出門攜帶數張會員卡,就可以享有各商店的種種優惠。另外,在商店申請的實體卡片有些會收取卡片的工本費或申辦流程的手續費,若改用手機 APP 或網路申辦虛擬會員卡,時常能夠免除這些費用,也因為資料是直接線上申辦而無須透過實體店家的店員,個資保護更上一層樓。

  以下只整理可以線上申請(網頁申請或 APP 申請)的會員服務/會員卡,且無須另外領取實體卡片,也就是說可以線上申辦虛擬會員卡,或同時申辦虛擬卡與實體卡的虛擬會員卡。

2.2.1 商店會員卡

  會員卡最常見的就是獨立的商店,或者某個集團業者,所推出的會員卡,通常可以讓使用者用來集點(積點/累點)。以下列出臺灣常見可以線上申請虛擬會員卡的商店/業者與 APP,並列出實體卡和虛擬卡的費用,以便可以直接查看虛擬卡可以節省多少申辦會員的費用。

可線上申辦商店會員的虛擬會員卡
服務
會員卡
Anmerkung 
業者/店家
會員介紹或申請
實體卡
Virtuelle Karte
Website Android iOS 名稱 費用 名稱 費用
85度C (85 Cafe) 85 Cafe APP 85 Cafe 85 Cafe (無實體卡) 會員卡 NT$0  
OK超商 (OK mart) OK pay OK mart OKmart (無實體卡) OK Point 卡 NT$0  
UNIQLO UNIQLO APP UNIQLO TW UNIQLO TW (無) (會員條碼) NT$0  
三商巧福 三商餐飲會員服務 三商 i 美食卡 三商 i 美食卡 (已改為 APP 會員) 三商 i 美食卡 NT$0  
拿坡里 (Napoli)  
福勝亭 (Tonkatsu)  
鮮五丼 (DonMono)  
品川蘭 (PIN CHUAN LAN)  
拿坡里炸雞店  
小北百貨 (Show Ba) 小北會員火熱招募中 小北百貨 小北百貨 (無實體卡) 會員卡 NT$0  
大苑子 卡友制度 大苑子 大苑子 旺卡 NT$100 空卡售價 (旺卡無虛擬卡)  
(集點卡無實體卡) 集點卡 NT$0  
大潤發 (RT-MART) Q&A 會員相關 大潤發 RT-Mart 大潤發 會員卡 NT$10 工本費 會員卡 NT$0  
王品集團 (Wowprime) 品牌店家 王品瘋美食 王品瘋美食(推薦碼輸入「JebuZv」可獲得點數) 王品瘋美食(推薦碼輸入「JebuZv」可獲得點數) (無實體卡)   NT$0  
台北101 (Taipei 101) 台北101購物中心 台北101 – TAIPEI 101 MALL 台北101 – TAIPEI 101 MALL (無) 集享卡/會員卡 NT$0  
台灣中油 (CPC) 會員積點及優惠 中油Pay(註冊送中油VIP點2000點) 中油Pay(註冊送中油VIP點2000點) 中油會員卡 NT$0 行動會員卡 NT$0  
弘爺漢堡 (HONG YA   弘爺漢堡APP點餐 弘爺漢堡APP點餐 (無實體卡) MY QRCODE NT$0  
全家便利商店 (FamilyMart) 會員專區 全家便利商店 FamilyMart (無實體卡) (會員條碼) NT$0  
全聯福利中心 (PX Mart) 卡友服務 全聯支付 (pxpay) 全聯支付 (pxpay) 實體福利卡 NT$30 行動福利卡 NT$0  
金石堂 (Kingstone) 會員獎勵計畫 (已下架) (無) 金石堂門市貴賓卡 (VIP) i閱讀會員卡 NT$0  
屈臣氏 (Watsons) 會員權益(推薦碼輸入「Jz7fZuAT4a」可獲得 NT$100 折扣金) 屈臣氏台灣(推薦碼輸入「Jz7fZuAT4a」可獲得 NT$100 折扣金) 屈臣氏台灣(推薦碼輸入「Jz7fZuAT4a」可獲得 NT$100 折扣金) 實體寵i會員卡 NT$30 工本費 行動寵i會員卡 NT$0  
肯德基 (KFC) PK 雙饗卡 PK雙饗卡-必勝客x肯德基行動會員卡 PK雙饗卡-必勝客x肯德基行動會員卡 (無實體卡) PK 雙饗卡 NT$0  
必勝客 (Pizza Hut)  
星巴克 (Starbucks) 星禮程 Starbucks TW Starbucks TW 隨行卡 NT$100 電子卡 NT$0  
LINE Pay 星巴克隨行卡 NT$0  
威秀影城 (VIESHOW CINEMAS) iShow會員 威秀影城 威秀影城 iShow 卡(實體卡) (2019/01/01起,iShow全面升級數位化,不再發放實體卡) iShow 卡(APP 虛擬條碼) NT$0  
美廉社 (Simple Mart) 顧客服務 (無) (無) 實體會員卡 NT$50 會員費 電子會員卡 NT$50 會員費 須至門市繳費。
美麗華 (Miramar) 美麗華APP會員 美麗華百樂園 美麗華百樂園 (無) APP 會員卡 NT$0  
特力屋 (TLW) 特力愛家卡介紹 特力愛家卡 特力愛家卡 特力愛家卡 NT$0 電子會員卡 NT$0  
家樂福 (Carrefour) 家樂福APP(推薦碼輸入「5ITV5JQ」可獲得 3000 點) 家樂福 Carrefour TW(推薦碼輸入「5ITV5JQ」可獲得 3000 點) 家樂福 Carrefour TW(推薦碼輸入「5ITV5JQ」可獲得 3000 點) 好康卡 NT$0 行動會員卡/數位好康卡/好康卡條碼 NT$0  
麥味登 (MyWarmDay) APP訂餐 麥味登 My Warm Day(推薦碼:qtuvwt) MyWarmDay(推薦碼:qtuvwt) (無實體卡) (會員條碼) NT$0  
麥當勞 (McDonald’s) 麥當勞 APP 麥當勞® App 麥當勞 點點卡 NT$100 行動點點卡 NT$0  
頂呱呱 (TKK) 會員 APP 介紹 頂呱呱TKK fried chicken 頂呱呱TKK fried chicken 呱呱卡 NT$190   NT$0  
統一超商 (7-11) OPEN POINT OPEN POINT OPEN POINT (無實體卡) (會員條碼) NT$0  
康是美 (COSMED) 康是美 康是美 康是美會員卡 NT$5 (同 OPEN POINT 條碼) NT$0  
無印良品 (MUJI) MUJI passport MUJI passport MUJI passport (無) passport NT$0  
萊爾富 (Hi-Life) 【會員權益】年終振心好禮 Hi-Life VIP Hi-Life VIP (無實體卡) APP 會員卡 NT$0  
義大世界 (E-DA WORLD) E Card 集點 Q&A 義大Easy購2.0 義大Easy購2.0 (E 卡無實體卡) E 卡 NT$0  
達美樂披薩 (Domino’s Pizza) 達美樂 APP 達美樂(推薦碼輸入「UX781716」可獲得 30 點) 達美樂披薩(推薦碼輸入「UX781716」可獲得 30 點) (無實體卡) (線上訂單) NT$0  
新光三越 (Shin Kong Mitsukoshi) 卡友專區 新光三越 新光三越 (APP 會員無實體卡) APP 會員卡 NT$0  
(無) (無) 貴賓卡 當日單筆消費滿 NT$2,000 (貴賓卡無虛擬卡)  
貴賓卡銀卡 貴賓卡友當年度消費累積滿 NT$200000  
兒童卡 NT$100 入會費 (兒童卡無虛擬卡)  
誠品 (Eslite) 會員權益說明 誠品人(TW) 誠品人(TW) (需黑卡等級) NT$0 行動會員卡 NT$0 會員等級有白卡、金卡、黑卡。
摩斯漢堡 (MOS Burger) 會員專區 (只支援二代卡,不支援一代卡) MOS CARD (摩斯卡) 一代卡 NT$100 (一代卡只有實體卡)  
MOS Order MOS Order MOS CARD (摩斯卡) 二代卡 NT$50 MOS CARD (摩斯卡) 行動卡 NT$0  
環球購物中心 (GlobalMall) 會員卡介紹(推薦碼輸入「M43N2D」可獲得 100 點) Global Mall 環球購物中心(推薦碼輸入「M43N2D」可獲得 100 點) Global Mall 環球購物中心(推薦碼輸入「M43N2D」可獲得 100 點) (虛擬卡) iMall網路會員卡 NT$0  
iMall悠遊卡 NT$100 悠遊卡代收費 (實體卡)  
iKids卡 NT$200 年費 (實體卡) 家長會員卡年度消費滿3000元隔年可免費續卡

2.2.2 會員集點卡

  除了一般常見的商店虛擬會員卡之外,有另外一種會員卡本身並非某個商店或某個集團所獨佔使用,而是集合各種商店、合作業者,集中使用同一個會員卡、會員條碼來積點的集點卡,可以達成在不同店家使用同一個集點卡,不需要申辦許多不同店家的會員卡,同時也能夠加速消費者累點的速度,對商家來說也能夠因此接觸更多消費者。以下介紹幾個在臺灣常見、可線上申辦、可集點、同時整合多個店家的虛擬會員卡。

臺灣可線上申辦會員集點的虛擬會員卡
業者/店家 會員介紹或申請
Anmerkung
Website Android iOS
DOCOMO 合作商家 d POINT 會員網站 d POINT CLUB – 日本文化、旅行WiFi和遊戲 d POINT CLUB – 日本文化、旅行WiFi和遊戲  
Happy GO 合作商店 Happy GO HAPPY GO(推薦碼:2111B0) HAPPY GO(推薦碼:2111B0)  
Ocard 合作商店 Ocard 生活饗樂平台 Ocard – 生活饗樂平台 Ocard – 生活饗樂平台  
UUPON 合作商店 UUPON(推薦碼輸入「036V5A」可獲得 10 點) UUPON優惠多點‧生活滿點(推薦碼輸入「036V5A」可獲得 10 點) UUPON – 優惠多點‧生活滿點(推薦碼輸入「036V5A」可獲得 10 點)  
集點樹合作商店 集點樹 集點樹 集點樹  
環保集點合作商店 環保集點(推薦碼輸入「MN6FZL」可獲得 2000 點) 環保集點 GreenPoint (新版)(推薦碼輸入「MN6FZL」可獲得 2000 點) 環保集點 Green Point (新版)(推薦碼輸入「MN6FZL」可獲得 2000 點)  

2.3 虛擬電子票證卡

  虛擬電子票證卡,手機版電子票證指的是不需要有實體的電子票證,只要將電子票證的卡號綁定到特定的行動設備當中,並將設備的 NFC 感應區靠近扣款的感應設備,就能夠正常的小額消費、儲值電子票證。

  虛擬電子票證與一般有實體卡的電子票證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搭乘使用電子票證支付的交通工具時,不需要拿出實體卡片刷感應機,因為在搭乘交通工具的過程當中,是需要不斷的走動、移動自身的位置,並不像一般店家消費時可以站著不動等待結帳。所以在需要有一定距離的移動場合時,使用實體電子票證若不一直拿在手上,進入捷運站或火車站就必須要一下子拿出口袋或皮夾、一下子又放回去,要出站時就又要再拿出來再放回去一次。若是不想拿進、拿出,那麼就勢必要拿在手上,但卡片大小較小、厚度較薄,並不如手機那樣好拿、好握,如果途中又要使用手機那麼就要多注意避免卡片滑落或遺失。根據臺北捷運的統計,2016 年至 2018 的旅客每年掉在捷運站的悠遊卡數量約 6 萬多張,未領回的數量則高達 3 萬多張,也就是每年丟失的卡片餘額大約 500 多萬,光 這三年丟失的卡片餘額共計大約 1600 萬,這數量是如此驚人。若使用虛擬電子票證綁定在智慧型手機或移動設備中,就可以避免移動中的不方便,也能避免將電子票證實體卡放在手機殼中而造成無法正確感應(雖然市面上有防干擾隔離防磁片,但又要考慮手機 NFC 感應位置和其它問題)、厚度增厚、發熱等問題。

  由於電子票證的卡片在離線式設備交易時,會先將交易資料先保存在卡片和設備中,過一段時間才會將資料上傳並對帳,這是因為搭乘交通工具若用連線式設備會讓感應時間增加而延誤班次,公車會隨時移動地點網路不穩更不可能使用連線式設備。手機要能實現與電子票證一樣的功能則要手機內建相關的安全元件,才能在暫時保交易資料時不被竄改,現階段在臺灣實現電子票證虛擬化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原本手機的 SIM 卡,到電信業者更換為「NFC-SIM」卡,另外一種做法則是使用支援電子票證的 NFC 行動支付與行動裝置/行動設備(例如三星手機行動支付 Samsung Pay 的「Samsung Pay 悠遊卡」),這兩種都能為手機提供能夠支援電子票證的安全元件。

  另外,由於這兩種作法都是需要用到手機的 NFC 功能,iPhone 也並未開放 Apple Pay 以外的支付,所以必須為 Android 系統的 NFC 手機才行。接著要如何選擇使用「支援 NFC-SIM 卡的電子票證」還是「支援 NFC 行動支付 APP 的電子票證」,要看使用者的習慣,一個是綁電信,另一個是綁行動設備,若是時常 NP 更換不同電信,那麼 NFC-SIM 卡可能就不太適合,反之,若經常換不同品牌的手機,那麼就不太適合綁某個品牌的 NFC 行動裝置 APP (例如:Samsung Pay 悠遊卡)。以下將詳細介紹這兩種虛擬化的電子票證。

2.3.1 支援 NFC-SIM 卡的電子票證

  NFC-SIM 卡,SWP-SIM 卡等指的是一種以特別規格的 SIM 卡作為安全晶片的卡,並將卡號和密碼存放在 SIM 卡當中,且透過該卡上的 C6 接腳與 NFC 控制器連線,常見將其作為電子票證來使用。

  目前臺灣所流通的「電子票證」有悠遊卡、一卡通、icash 2.0、有錢卡等四種卡,而要使用 NFC-SIM 版的電子票證需要到各電信業者將原本手機的 SIM 卡更換為 NFC-SIM 卡,但電子票證公司與各電信業者合作所發行的 NFC-SIM 卡支援度都不太一樣,與聯名卡也各有差異(目前只剩下中華電信支援聯名卡的 NFC-SIM 卡的更換)。

  原先開放更換 NFC-SIM 卡更換的時候,臺灣四家流通的電子票證都有開放申請,不過在 2018 年遠傳電信停止更換手機有錢卡的服務後就只剩下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三家電子票證公司了。目前唯一張 NFC-SIM 卡可同時支持三種電子票證的電信業者只剩下中華電信,而同時支援臺灣三大電信(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的電子票證也只剩下悠遊卡了。

  另外,所有的 NFC- SIM 卡都可以使用在 Android 手機,但是都不能用在使用運行 iOS 系統的 iPhone 上,因為 iPhone 的 NFC 目前只適用於 Apple Pay,而不開放其它的行動支付。以下整理各電子票證所提供的 NFC-SIM 版電子票證與整合的手機應用程式,以及開放申請換發 NFC-SIM 卡的電信業者(包含已經停止申請的業者)。

臺灣四大電子票證提供 NFC-SIM 卡合作服務
Industrie 服務
電信業者
電子票證 NFC-SIM 電子票證 APP 整合 開放申請中 暫停止申請
悠遊卡 (EasyCard) 悠遊卡 (EasyCard) 電信悠遊卡 悠遊付 (Easy Wallet) (交易紀錄、餘額查詢、自動加值),UUPON(累點绑定,推薦碼填「036V5A」可額外獲得點數) 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 亞太電信(2020 年 1 月 31 日起)
悠遊聯名卡 電信悠遊聯名卡 Chunghwa Telecom Taiwan Mobile(2021 年 9 月 1 日起)
一卡通 (iPASS) iPASS 一卡通 (iPASS Card) () NFC 一卡通 iPASS APP (交易紀錄、餘額查詢),LINE Pay Money(自動加值) Chunghwa Telecom 遠傳電信(2018 年 9 月 25 日起)、台灣大哥大(2021 年 9 月 1 日起)、亞太電信(2019 起)
一卡通聯名卡 Chunghwa Telecom (無)
愛金卡 (icash) icash 2.0
)
手機 icash 2.0 icash Pay(自動加值),OPEN POINT(累點绑定) 中華電信、遠傳電信 (無)
icash 2.0 聯名卡 Chunghwa Telecom (無)
遠鑫 (Yuan Hsin) 有錢卡 (HappyCash) 手機有錢卡 friDay 錢包 (無) 遠傳電信(2018 年 9 月 25 日起)
有錢卡聯名卡 (無) (無)

  臺灣的五大電信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台灣之星、亞太電信,所提供的 NFC-SIM 卡換發服務也各不相同。自從開放更換 NFC-SIM 以來,台灣之星一直都不支援,而亞太電信自從 2020 年初也開始停止申請了,所以目前只剩下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三家了,而且支援的卡種也越來越少。

  另外,要開通 NFC-SIM 卡必須要使用電信業者所提供的 APP 雲端下載電子票證,而且可以直接查詢電子票證的餘額,目前只有中華電信的 Hami Pay 能夠同時支援三大電子票證,而且還包含聯名卡,還可以使用該 APP 線上切換不同的票證,可說是目前最完善的 NFS SIM 服務。

  隨著越多業者停止申辦換發 NFC-SIM 卡,如有需要使用 NFC-SIM 卡的用戶可能要把握好時機了,否則之後可能只剩下中華電信的 NFC-SIM 卡可選擇了。雖然中華電信的服務最齊全,但同時價格也是各電信業者中最高的了,不像之前亞太電信雙十一活動所申辦的月租費僅需要 NT$11,就可以享用更換 NFC-SIM 卡的服務,目前也已經成絕響了。

  以下列出臺灣各電信業者所支援過的 NFC-SIM 卡換發服務(包含已經暫停止申辦的業者與停止的日期),以及該電信業者所開發與 NFC-SIM 卡整合電子票證的手機應用程式,使用者除了可以直接在 APP 中查詢餘額外,也可以直接在 APP 中更換不同種的電子票證。

臺灣五大電信提供 NFC-SIM 卡換發服務
Industrie 服務 電子票證
APP 整合 開放申請中 暫停止申請
Chunghwa Telecom Hami Pay 悠遊卡、悠遊聯名卡、一卡通、一卡通聯名卡、愛金卡、愛金卡聯名卡 (無)
Taiwan Mobile WALI 智慧錢包(2021/9/1 起服務移轉) 悠遊卡 悠遊聯名卡與一卡通(2021 年 9 月 1 日起)
遠傳電信 friDay 理財+ 悠遊卡、愛金卡 一卡通與有錢卡(2018 年 9 月 25 日起)
台灣之星 (無) (無) (無)
亞太電信 GtPay 行動支付 (無) 原有悠遊卡與一卡通,現已不再提供任何 NFC-SIM 卡更換服務(2020 年 1 月 31 日起)

2.3.2 支援 NFC 行動支付 APP 的電子票證

  要使用虛擬電子票證除了到電信業者門市將原先的 SIM 卡更換為 NFC-SIM 之外,另外一個做法就是使用支援 NFC 行動支付功能的國際 Pay 與支援該功能的行動裝置,例如目前三星手機較新的機型所提供的行動支付「Samsung Pay」就有提供三星手機 NFC 功能結合悠遊卡電子票證的「Samsung Pay 悠遊卡」。

  三星手機能與悠遊卡合作推出「Samsung Pay 悠遊卡」,是因為三星掌握關鍵的安全元件,可以讓手機模擬出悠遊卡的 MIFARE 感應晶片,並線上開卡後可讓手機以 NFC 感應方式進行交易。如果其它廠牌的手機也要支援電子票證的功能,則必須手機本身也要擁有類似但勢必會增加成本,會增加成本,然後要跟電子票證公司談合作的條件和合約,所以目前市面上很少有手機支援此功能。另外,Samsung Pay 悠遊卡 也能夠在手機中線上使用信用卡手動加值(目前只限國泰世華銀行、中國信託銀行、玉山銀行、台新銀行、台北富邦銀行、聯邦銀行),避免臨時額度不夠要找加值機。

  除了三星手機的 Samsung Pay 支援悠遊卡外,Garmin 智慧型手錶的 Garmin Pay 和 Fitbit 智慧型手錶的 Fitbit Pay 這兩個 NFC 行動支付也支援電子票證的功能,但是並不能夠像 Samsung Pay 那樣可以線上手動信用卡加值,不過 Fitbit Pay 可以使用一卡通聯名卡自動加值(目前只支援中國信託銀行、台新銀行和聯邦銀行)。而 iPhone 則因為 Apple 的 Security Element 複雜度太高,悠遊卡公司導入 iOS 系統耗費巨大,所以還未開放悠遊卡,Google 則是只希望做「交通票證卡」,所以目前悠遊卡公司只開放三星手機的悠遊卡而已。

  雖然市面上還有很多可以支援電子票證的各種設備或物品,例如支援悠遊卡或一卡通的手錶、錶帶、手鍊、手環、玩偶、手機殼等等,但是這樣都不能夠整合行動支付,也不能即時餘額查詢,商品也累也非常的多,所以不再此繼續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上網查詢相關商品。以下整理臺灣常見使用 NFC 感應與整合行動支付 APP 的電子票證,以及其適用的行動裝置/行動設備。

國際 Pay 的 NFC 電子票證與適用裝置

Industrie

服務
適用裝置 Anmerkung

NFC 行動支付

電子票證
NFC 電子票證
類型 型號
三星 (Samsung) Samsung Pay 悠遊卡 Samsung Pay 悠遊卡(悠遊卡公司網頁),Samsung Pay 悠遊卡(三星電子網頁) Handy S21 Ultra,S21+,S21,S20 Ultra,S20+,S20,S20 FE,S10+,S10,S10e,S9+,S9,S8+,S8,Note20,Note20 Ultra,Note10+,Note10,Note10 Lite,Note9,Note8,A80,A71(含 5G)、A70,A60,A52(含 5G)、A51(含 5G)、A8s,Galaxy Z Flip(含 5G)、Galaxy Z Flip2,Galaxy Z Flip3,Galaxy Z Fold2,Galaxy Z Fold3 . 可線上手動加值(只限國泰世華銀行、中國信託銀行、玉山銀行、台新銀行、台北富邦銀行、聯邦銀行)。票卡種類有普通卡和學生卡兩種。
台灣國際航電 (Garmin) Garmin Pay 悠遊卡 悠遊卡 手錶 Garmin Forerunner 745 系列、Garmin vívolife,Garmin vívoactive 4 系列、Garmin Venu,Garmin vívomove 3 系列、Garmin vívomove Style,Garmin vívomove Luxe,Garmin Legacy Hero,Garmin Legacy Saga.  
一卡通 NFC 一卡通 Garmin Approach S62,Garmin D2 Delta PX,Garmin Descent Mk2 系列、Garmin fēnix 5 Plus 系列、Garmin fēnix 6 系列、Garmin Forerunner 645 系列、Garmin Forerunner 945,Garmin MARQ 系列、Garmin vivoactiv 3 系列、Garmin vivosmart HR(一卡通版)。  
Google Fitbit Pay 一卡通 手錶 Fitbit Sense,Fitbit Versa 系列(不含 LITE 版)、Fitbit Charge 3 以上系列、Fitbit Ionic.  
一卡通聯名卡 「一卡通聯名卡」目前只支援中國信託銀行、台新銀行和聯邦銀行所發行的 Visa 與 Mastercard 的信用卡。

2.4 虛擬 SIM 卡(eSIM)

  虛擬 SIM 卡,eSIM 卡,嵌入式 SIM (embedded-SIM) 、數位 SIM 卡等指的是由 GSM 協會所推出並建構在 4G 服務下的 SIM 卡規格,可以透過遠端的方式來下載並啟用手機門號(大多使用掃 QR Code 的方式來解鎖)。雖然 eSIM 卡常常被稱為「虛擬 SIM 卡」,但其實是一顆比傳統 SIM 卡小更多的晶片,直接被鑲嵌在行動裝置的電路板上,所以也算是一張實體卡並備內置在裝置中了,因而可以省掉一般 SIM 卡的卡槽空間。

  現在一人一手機,但有許多人會擁有兩個門號或以上,像是因為電信優惠方案的因素而一門號用來通話另一個門號用來上網,或者需要國內外往返的商人,亦或者想要私人號碼和公用號碼分開使用者。擁有這些需求者,除非是使用雙卡機,否者只能使用兩隻單卡機,但這會增加攜帶的不方便,更甚者若有三個或更多的門號,這時連雙卡機也不敷使用了。

  若使用 eSIM 卡,則能夠在同一手機中使用許多組號碼,不必受限於是否雙卡、多卡機,亦不用攜帶多於一支的手機。除了可以使用較多的門號之外,還有許多方便之處,例如能夠省去抽換 SIM 卡的麻煩,尤其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多數都需要退卡針才能夠更換 SIM 卡,不必臨時尋找退卡針,也不必擔心換 SIM 卡時將卡片弄壞或弄丟,畢竟退卡針和 SIM 卡多屬於較小的物品(容易丟失),也無須到實體門市領取 SIM 卡或等待包裹寄送卡片。

  雖然使用虛擬 SIM 卡/eSIM 卡能夠擁有一機多門號的優點,以及不需要抽換卡片的方便,但也有其兩大缺點。其一為若更換手機或手機遺失,要再次下載 eSIM 卡的門號時,通常會被電信業者收取 NT$300 的費用,不能像實體 SIM 卡那樣可以換手機使用(但實體 SIM 卡遺失多數同樣也是需要被收取換卡的費用);其二要使用 eSIM 的功能必須要同時擁有支援 eSIM 卡的設備和電信,而目前市面上只有部分的智慧型手機和其它行動設備支援 eSIM 卡,不過慶幸的是臺灣五大電信全部都支援更換 eSIM 的服務。以下將介紹臺灣支援更換 eSIM 卡的電信與相關申辦資訊,以及可以使用 eSIM 功能的智慧型手機或其它的行動裝置。

2.4.1 支援 eSIM 卡的電信業者

  要使用虛擬 SIM卡/eSIM 功能需要同時智慧型手機(或其它行動裝置,例如:智慧型手錶等等)和電信服務兩者皆支援才行。相較於手機或其它的行動裝置須要挑選支援 eSIM 的型號,臺灣的五大電信(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台灣之星、亞太電信)全部都支援更換 eSIM 卡的服務,除非是使用第二類電信(例如:統一超商電信 (ibon mobile) ,無框行動 (Circles.Life) 等等),否則臺灣大多數的使用者都能夠向原電信業者/電信服務商/電信公司申請 eSIM 卡的服務。

  雖然在臺灣的用戶大多能夠向原電信業者申請使用 eSIM 卡的服務,但各電信業者所提供的 eSIM 服務卻各有差異。像是五大電信中只有中華電信有同時提供月租型和預付卡的 eSIM 服務,其它四電信家業者只有月租型的門號才能夠申請 eSIM 卡的服務而預付卡則無;還有一般的手機 eSIM 卡通常都只有到實體門市申辦,但台灣之星則提供網路門市可申請 eSIM 卡,但只限新申辦和攜碼用戶(舊戶須到實體門市),不過遠傳的漫遊卡(出國上網卡,非一般月租型 eSIM)則能夠網路申辦。以下將臺灣五大電信所提供的 eSIM 服務差異整理為表格。

臺灣五大電信提供的 eSIM 服務
Industrie eSIM 類型
eSIM 服務 eSIM 付費方式
eSIM 申辦方式 Anmerkung
Chunghwa Telecom Handy 獨立門號 eSIM 服務 月租型、預付卡 實體門市  
手錶 獨立門號 手錶專用門號 月租型    
一號多機 One Number 月租型   限中華電信門號持有者。
Taiwan Mobile Handy 獨立門號 eSIM 月租型 實體門市  
手錶 獨立門號 Apple Watch 獨立門號 月租型   必須同時開通 VoLTE、VoWIFI。
一號多機 One Number 服務 月租型   限台灣大哥大門號持有者。
遠傳電信 Handy 獨立門號 eSIM 月租型 實體門市  
獨立門號 遠遊卡 eSIM 短租 實體門市、網路門市 出國上網卡,可申請實體卡。
手錶 獨立門號 獨立門號服務介紹 月租型    
一號多機 一號多機服務介紹 月租型   限遠傳電信門號持有者。
台灣之星 Handy 獨立門號 eSIM 月租型 實體門市、網路門市 網路門市只限新申辦、攜碼,且兩小時後開通。
亞太電信 Handy 獨立門號 eSIM 專區 月租型 實體門市 必須同時開通 VoLTE 服務。
手錶 獨立門號 eSIM 月租型    
一號多機 一號通 (Apple Watch) 月租型   限亞太電信門號持有者。

2.4.2 支援 eSIM 卡的行動裝置

  以上說明了臺灣五大電信都能夠申請虛擬 SIM卡/eSIM 卡的服務,雖然說臺灣大多數的用戶都能夠申請到 eSIM 卡,但要注意的是 eSIM 必須也要智慧型手機或其它行動裝置能夠支援才能夠正常使用 eSIM 服務,因為目前市面上並不是所有的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錶的品牌都有支援 eSIM ,所以必須要留意自己所使用的設備是否有支援 eSIM 的技術,否則就算跟電信業者申請 eSIM 服務也無法正常使用該功能。

  不過目前即使能夠支援 eSIM 技術的行動裝置有限,但能夠支援該功能的剛好大多都是大廠與熱門品牌,像是 Apple 的 iPhone、iPad、Apple Watch,以及 Google Pixel、Samsung Galaxy 等等。故以下將目前市面上有支援 eSIM 技術的行動設備/行動裝置(包含智慧型手機和智慧型手錶)與其型號彙整成表格。

支援 eSIM 卡的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錶與型號
Industrie
支援 eSIM 的行動裝置
類型 產品 型號
蘋果 (Apple) Handy iPhone iPhone XR,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SE,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iPhone 12 mini,iPhone 12,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iPhone 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以及後續機型。
平板 iPad iPad mini(第5代)、iPad(第7代)、iPad(第8代)、iPad Air(第3代)、iPad Air(第4代)、iPad Pro 11英寸(第一代)、iPad Pro 11英寸(第二代)、iPad Pro 12.9英寸(第3代)、iPad Pro 12.9英寸(第4代)。
手錶 Apple Watch Apple Watch Series 3,Apple Watch Series 4,Apple Watch Series 5,以及後續機型。
Google Handy Google Pixel Google Pixel 3,Google Pixel 3XL,Google Pixel 4,Google Pixel 4a,Google Pixel 4a (5G),Google Pixel 5,以及後續機型。
三星 (Samsung) Handy Samsung Galaxy Galaxy S21 系列(部分)、Galaxy S20 系列,Galaxy Z Flip(適用於 4G 版)、Galaxy Fold.
手錶 Samsung Galaxy Watch Samsung Galaxy Watch 4 LTE.
華為 (HUAWEI) Handy 華為手機 HUAWEI P40,HUAWEI P40 Pro,以及後續機型。
手錶 HUAWEI WATCH HUAWEI WATCH 3,HUAWEI WATCH 3 Pro.
OPPO Handy OPPO 手機 Oppo Find X3 Pro.
摩托羅拉 (Motorola) Handy 摩托羅拉手機 Motorola Razr 2019.

備註:

  1. 在中國大陸銷售的 iPhone 為雙實體 SIM 卡槽,而不提供 eSIM。
  2. 在香港和澳門,則有 iPhone 12 mini、iPhone SE(第 2 代)和 iPhone XS 具備 eSIM 的功能。
  3. 在東南亞購買的 Google Pixel 3a 不支持 eSIM。
  4. Samsung Galaxy S20 混合雙 SIM卡,三星生產此型號的 eSIM 和非 eSIM 版本
  5. HUAWEI P40 Pro +不支持 eSIM。

3 Fazit

  隨著科技的進展、時代的進步、手機的普及,發卡業者也因應不同的使用範圍、優惠而發行更多的虛擬卡,對於普通的使用者來說,虛擬卡的使用機率也越來越多。通常申辦虛擬卡無需像實體卡那樣親自到業者那申辦,只需在網路上輸入資訊即可申請,也能夠避免臨櫃資料洩漏的風險,也不必花時間排隊、填寫資料申辦,更不需要額外花製卡費、工本費等費用。只要把各種卡片綁到手機當中,就能以一支手機同時擁有消費、積點、搭乘交通工具、使用多門號等功能。

  使用不同種類的虛擬卡能夠對於生活上不同面相產生多種的優點。像是使用虛擬信用卡可以更快速地拿到卡片,不須等待多日實體卡片的運送,即可在核卡後快速消費,也可以使用將實體信用卡綁定國際 Pay,減少攜帶卡片和增加卡號的安全;而使用虛擬會員卡則不需申辦非常多張的實體會員卡片,也能夠不通過店員就可線上申請,減少個資洩漏;虛擬電子票證卡可以在搭車、頻繁移動位置的狀況時,減少卡片丟失的風險;虛擬 SIM 卡能夠免除使用退卡針插卡的麻煩,也能夠避免損壞或遺失實體 SIM 的狀況,以及使用超過兩組的手機號碼。

  即使虛擬卡的好處非常的多,但還是有少部份情況是實體卡才能使用的地方,不過多數的情況之下還是找到可替代的方法。例如雖然有極少數的地方只有實體刷卡機(例如部分偏鄉、郊區、傳統店面等等),但近年來推動行動支付、數位生活,越來越多店家已經改為感應式刷卡機,消費者也越來越難遇到只支援實體刷卡機的店家了;而會員卡只要是掃條碼的方式,皆可綁定在手機中,除非是只看實體會員卡片但不掃條碼,但這樣的店家也會越來越少,更換為掃條碼式會員卡的店家會越來越多;至於電子票證,並沒有實體卡才能使用的狀況,完全可以使用虛擬卡取代;虛擬 SIM 卡除了行動裝置支不支援的問題,以及智慧型手機通常都會有一個實體卡槽之外,在使用兩個(含)以上門號的情況之下,也是沒有虛擬卡無法取代實體卡的地方。

  總之,隨著現代人手一機,店家改為感應式刷卡機(信用卡)、非接觸式讀卡機(電子票證)、會員掃碼器(會員卡),以及越來越多可以將實體片的卡號或資料綁定在手機的技術(SIM 卡)出現後,一支手機就能夠取代各式各樣的實體卡片,以及使用更多的門號,出門不需要攜帶多張卡片或多支手機。除了增加便利性之外,還能夠免除申辦實體卡時可能遭到個資洩漏的風險,也能夠避免使用實體卡片時遭到側錄、翻拍,提升資安保護、增加個人隱私。在疫情期間,也能夠避免實體卡片與人的觸碰,只要用手機感應或掃描條碼一下即可,提升防疫的效果。最後,由於虛擬卡無須製作實體卡片,換卡也不需要更換實體卡,所以能夠減少卡片的塑料與晶片的消耗,也能夠減少運輸資源、製卡成本,也無需管理大量實體卡片,節能、減碳、環保愛地球,減少碳足跡的同時也邁向極簡生活一大步。

4 Verwandte Ressourcen

  本文介紹了許多虛擬卡的種類,以及能夠將各種實體卡號碼綁定到智慧型手機或其它裝置中,能夠在出門時攜帶一支手機就能使用多張卡片的功能,同時能夠減少皮夾、錢包、卡夾等的厚度,輕裝出門。但除了虛擬卡之外,生活上還有許多工具能夠將事物虛擬化,以下介紹本站發表過的相關資源:虛擬手機號碼、電子郵件信箱。

4.1 虛擬手機號碼

  虛擬手機號碼指的是能夠在網路服務平臺中線上申請一組手機號碼(門號),通常不需要通過電信業者申請,不同的平臺、方案依功能的多寡可分為「只收簡訊」、「只發簡訊」、「只可通話」、「同時收發簡訊與通話」、「同時收發簡訊、通話與上網」等功能。

  也因為無須通過電信業者申請,所以可以快速、簡單、不用綁約就可以使用這些號碼,如果臨時要使用一組號碼(例如申請網路服務平臺),或是為了保護隱私而不想透漏電話號碼,就可以使用虛擬手機號碼,不過同時功能就相對簡單很多,並不能像電信業者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同時也不保服務品質,也較難找到客服人員。但如果想要快速獲得一組臨時的號碼,那麼可能是一個方便的替代方案,詳細資源可查看〈虛擬手機號碼〉一文,有詳細介紹。

4.2 虛擬郵件信箱(電子郵件信箱)

  Email指的是能夠線上收發電子郵件/電子信件的郵箱/信箱,依照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個人信箱(私人信箱)」、「企業信箱(多用戶信箱、自訂域名信箱)」、「臨時信箱(免洗信箱、拋棄式信箱)」,以及給學校師生使用的「教育信箱(edu 信箱)」等等。

  雖然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和普及,手機號碼比起電子郵件信箱來說,使用次數可能更頻繁,但電子郵件信箱的使用場合也是有無可取代的時候,例如許多網路服務平臺的帳號申請除了手機號碼之外還需要輸入電子信箱並收取認證信,才可以驗證並開通使用者帳號。

  此外,許多會員卡的申辦也需要填電子信箱,如果不想在主要的信箱收到行銷信件,也可以另外申請信箱。再者,現在越來越多的銀行所發行的信卡,只要將實體帳單改成電子帳單,就可以享受信用卡免年費的優惠方案,也不必收到許多實體的活動宣傳單。

  總之,將許多商店會員的實體優惠信件、DM 改為電子郵件、信用卡的實體帳單改為電子帳單等方法,能夠減少接收實體信件,避免信箱爆滿,也與虛擬卡一樣能夠減少資源浪費、節能減碳、環保愛地球,享受更簡單、極簡的生活。找尋更多的電子郵件信箱可以參考〈Email〉一文,有整理常見、各式各樣的電子信箱。

參考文獻

  1. Henry,2015。〈[心得] MasterCard inControl 退刷注意事項〉。Henry的隨手筆記。
  2. HuangI Yang,2020。〈在台灣的國際 Pay 信用卡與金融卡支援銀行對照表〉。GitHub Gist。
  3. Wikipedia contributors。〈Digital card〉。Wikipedia。最後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4. 百科知識編者。〈SWP SIM卡〉。百科知識中文網。最後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5. 沈婉玉,2021。〈全球晶片荒燒到金融業 晶片金融卡及信用卡大缺料〉。聯合新聞網。
  6. 高敬原,2019。〈悠遊卡將走進Samsung Pay,下載、加值、扣款一機搞定〉。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7. 高敬原,2020。〈三星手機嗶進捷運!Samsung Pay率先開通悠遊卡,兩支付巨頭打什麼主意?〉。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8. 商周財富網,2019。〈信用卡被盜刷?別擔心,有「虛擬信用卡」…卡號72變,每次刷卡卡號都不同〉。LINE TODAY。
  9. 傑昇通信編者。〈【手機專知】什麼是eSIM卡?跟一般SIM卡差別為何?優缺點是什麼?〉。最後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10. 維基百科編者。〈eSIM〉。維基百科。最後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11. 維基百科編者。〈行動支付〉。維基百科。最後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12. 維基百科編者。〈台灣行動支付列表〉。維基百科。最後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13. 維基百科編者。〈臺灣電子票證列表〉。維基百科。最後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14. 維基百科編者。〈發卡行識別碼〉。維基百科。最後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15. 維基百科編者。〈盧恩算法〉。維基百科。最後檢索日期:2021 年 12 月。
  16. 蔡亞樺,2020。〈一年撿獲近6萬張「無主」悠遊卡 1600萬餘額全歸北捷〉。自由時報。
  17. 龍兒,2021。〈eSIM是什麼?目前支援eSIM手機有哪些?五大電信eSIM卡設定與申辦費用一次看懂〉。我的智慧家庭。

Datensatz aktualisieren

  1. 2022/08/17,新增 Apple Pay 支援的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2. 18.05.2022, mehrsprachige Version hinzugefügt.
  3. 2022/05/17,新增玉山銀行的「玉山數位e卡」。
  4. 2022/05/14,新增中國信託銀行的「中華航空聯名卡」。
  5. 2022/05/14,新增聯邦銀行的「聯邦賴點卡」。
  6. 2022/05/14,新增聯邦銀行的「聯邦幸福 M 卡」。
  7. 2022/05/14,新增永豐銀行的「5688 聯名卡」。
  8. 2022/05/14,新增國泰世華銀行的「台塑聯名卡」。
  9. 2022/05/14,新增玉山銀行的「玉山 Pi 拍錢包信用卡」。
  10. 2022/05/14,新增台新銀行的「街口聯名卡」。
  11. 2022/05/14,新增台北富邦銀行的「momo 卡」。
  12. 2022/05/14,新增「免等實體卡的信用卡」章節。
  13. 2022/04/09,新增「DNSChecker」。
  14. 2022/04/09,新增台北富邦銀行的「Open Possible虛擬卡」。
  15. 2022/03/18,新增匯豐銀行的「虛擬商業信用卡」。
  16. 2022/03/18,新增中信銀行(國際)的「Motion 虛擬信用卡」。
  17. 2022/03/18,新增工銀亞洲(海外分行)的「ICBC 虛擬電子信用卡」。
  18. 2022/03/18,新增蘋果公司的「Apple Card」。
  19. 2022/03/18,新增台新銀行的「葡眾聯名虛擬卡」。



Deutsch
Ads Block Detector Powered by codehelppro.com

Ads Blocker Detected!!!

Hi there! We have noticed that you are using an ad blocker. When you use an ad blocker, we will detect it and display this message. We understand that you want to reduce the annoyance of ads, but we also want you to know that ads are our main source of revenue to keep our website running. If you are willing to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or whitelist our website, we can continue to provide high-quality content and services. In addition, you can enjoy a better browsing experience as the ads will display more relevant content based on your interests.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