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一詞在人與人之間是很常使用的感激之詞,但是在客家語當中,感謝的詞彙在字面上卻不直接使用與原來「謝謝」相關的用詞,不同腔調也擁有不同用法,這是為什麼呢?
Tabla de contenido
1. Introducción
「請」、「謝謝」與「對不起」這三個詞彙,不論在是什麼樣的人種、文化、語言當中,都是人與人相處之間是非常實用的禮貌性用語,能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讓人際更加地圓融。
在讓人為自己做某些動作、幫助或服務時,可以利用「請」一詞來請託他人,才不會讓人聽起來是在命令;在對方為自己完成了某些動作、幫助、服務或請託後,可以使用「謝謝」一詞來表達對他人的感激;在不小心侵犯、傷害或造成他人不便時,能用「對不起」來表示自己的歉意,減少衝突。
不過通常在同一種語言使用表達感激的詞彙,即使會有些變化,但都還能夠從字面上瞭解都是同指相同的意思,例如:英文中的「Thank you.」、「thanks」、「thx」(網路用語)等,中文(華語)中的「謝謝」、「多謝」、「感謝」等。而即使不同種的語言或方言,也會以相近語系的共同詞彙來表達,例如:英語的 「thank」與德語的「Danke」,華語中的「謝謝」、「多謝」、「感謝」、「感恩」、「感激」等,閩南語也使用相同或相近的「多謝」、「感謝」、「感恩」、「感激」、「說謝」、「勞力」等,粵語則是使用「多謝」與「唔該」等。
但是在客家語當中卻不是使用「謝」或其它字面上容易直接理解的字詞來當作謝謝的詞彙,而且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客語腔調中,也呈現各不相同用來表達感激的字詞,例如:四縣腔的「恁仔細」、海陸腔的「承蒙你」等,是什麼原因造成客語不使用與其它漢語族相同的「謝」或相近的字詞呢?
2 Conocimiento previo
由於客家語種類、腔調眾多,本文只探討「臺灣客家語」的常見腔調──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詔安腔語南四縣腔,不著重於其它種類、腔調客語的「謝謝」說法。另外,本文所用的標音記號為「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與部分「注音符號」(注音只用來標示在四縣腔)。關於更多客語的種類、標音方法,以及其它客語內容資訊可以參考〈¿Cómo se dice en hakka??〉一文,有完整的說明。
3 razones
在其他的漢語族當中,通常都會以「謝謝」與其他相關的詞彙來做為感激他人之詞,華語中的「謝謝」、「多謝」、「感謝」、「感恩」、「感激」等,閩南語也使用相同或相近的「多謝」、「感謝」、「感恩」、「感激」、「說謝」、「勞力」等,粵語則是使用「多謝」與「唔該」等。
臺灣客家語中的「謝謝」一詞通常不使用「謝」或其他相關的字詞,這是因為「多謝」這個詞在客家語中發音(以四縣腔為例)為「hacer'(24) qia(55)」,聽起來與「倒斜(hacer(31) qia(55))」或「凋謝(diauˊ(24) qia(55))」等不好的事況諧音,所以不能對種菇的老闆說「多謝」,要說「多盛」,也與「道歉」的發音有些相似。
而其多漢語族的語言對於語不好事況的諧音字多少都會有所避諱(例如:漢語的「四」與「死」發音相近,所以會盡量避免住四樓),而客家文化又有許多更委婉的因素關係,又有更多的避諱字和委婉用詞,所以「多謝」一詞就被其他詞彙代替了,四縣腔使用「恁仔細」,而海陸腔則使用「承蒙你」。
但其實在中國大陸或一些地方會因為其它漢語的影響,或者是現代文化較不避嫌與不好事況相近的諧音字,而改為使用「多謝」一詞,較好記憶與理解,不過在臺灣較常用來表達「謝謝」意思的較常見vocabulario就是「恁仔細」和「承蒙你」了,這兩個詞彙都保有古樸的意涵,能夠看到表達者文雅細緻的感激之意,也更能夠深入表達接受幫助之人的情真意切。
4 字詞解析
以下將會依依介紹客家語中會使用到的感謝用詞,會先列出各腔調(次方言)的拼音唸法(使用臺灣客家語拼音方案的發音,並同時標注調值與調型),並說明各詞彙的來源與用法。
4.1 恁仔細
- Dialecto de cuatro condados:un(31) zii(31) estos(31)
- 饒平腔:anˋ(53) zii(53) seˋ(53)
通常「恁仔細」一詞只有在四縣腔才使用,海陸腔不用這一個詞彙,而是使用「承蒙你」一詞。
「恁」字在客語中代表的意思是「如此」、「這般」。通常若沒有學過客家文的人,常常不知道使用「恁」這一個字,而使用「按仔細」、「安仔細」,「案仔細」等相近發音的字,但其實「恁」這個字在客語裡面讀做「un(31)」,在華語中讀為「renˋ"o"ninˊ".
「仔細」一詞在華語中的意思有三種,分別為:(1) 周密、不輕率;(2) 注意、小心;(3) 儉省。但是在客家語當中指的是因為細心、周到而令人感謝的意思,引申為「謝謝」。
所以客語的「恁仔細」字面上指的就是「非常感謝」,不過一般的感謝也是用「恁仔細」,另外雖然「仔細」一詞在客語中就是指「謝謝」了,但通常大多數還是會使用「恁仔細」三個字來表達謝謝之意。
4.2 承蒙你
- 海陸腔:shin(55) mung(55) ngi(55)
- 大埔腔:shinˇ(113) mungˇ(113) ngiˇ(113)
- 饒平腔:shin(55) mong(55) ngi(55)
- 南四縣腔:shinˇ(11) mungˇ(11) ngiˇ(11)
通常「承蒙你」一詞在海陸腔中使用,四線腔不用這一個詞彙,而是使用「恁仔細」一詞。
「承蒙」一詞在華語中指的是「蒙受」,以及受到其他人的幫助、款待或重視時所用的客套話字詞;而在客家語中「承蒙」一詞則用來感謝他人,引申為「謝謝」之意。
所以「承蒙你」一詞字面上的意思指的就是「謝謝你」,不過雖然「承蒙」一詞在客語中就有表示謝謝的意思了,但大多時候還是常用「承蒙你」三個字來表示謝謝的意思。
另外,由於臺灣客家語不同腔調的交流與融合,Acento del condado de Nansi也漸漸使用「承蒙你」一詞,不過南四縣腔主要較常見的還是「多謝」,北四縣腔大多還是使用「恁仔細」。
4.3 承蒙
發音與上一個「承蒙你」的前兩個字相同,但通常都是「承蒙你」三個字一起出現,只有部分情況才會只出現「承蒙」兩個字。
4.4 多謝
- Dialecto de cuatro condados:hacer'(24) qia(55)
- 海陸腔:doˋ(53) cia+(33)
- 大埔腔:do+(33) ciaˋ(53)
- 饒平腔:doˇ(11) ciaˊ(24)
- 南四縣腔:doˊ(24) qia(55)
因為其它漢語的影響,或者是現代文化較不避嫌與不好事況相近的諧音字,而不避諱的使用「多謝」一詞,較好記憶與理解,尤其是Acento del condado de Nansi更為常見,但傳統上的感謝之詞還是使用「恁仔細」和「承蒙你」較多。
注意:四縣腔「多謝」的「多」是陰平調接後面的「謝」是去聲(客語四縣腔的陰平調(vˊ(24))後接陰平(vˊ(24))、去聲(v(55))、陽入(vd(5))時都會變陽平(vˇ(11)),所以「hacer'(24) qia(55)」要變調為「doˇ(11) qia(55)".
4.5 感謝
- Dialecto de cuatro condados:gamˋ(31) qia(55)
- 海陸腔:gamˊ(24) cia+(33)
- 大埔腔:gam^(31) ciaˋ(53)
- 饒平腔:gamˋ(53) ciaˊ(24)
- 詔安腔:gam^(31) cia(55)
- 南四縣腔:gamˋ(31) qia(55)
使用狀況與「多謝」一詞大致上相同。
4.6 勞瀝
- 大埔腔:loˇ(113) ladˋ(54)
用於「大埔腔」。
4.7 勞力
- 詔安腔:looˋ(53) ladˋ(43)
較用於「詔安腔」。另外,閩南語「謝謝」的其中一個說法也有「勞力」一詞。
4.8 打幫
- Dialecto de cuatro condados:da(31) bongˊ(24)
- 海陸腔:daˊ(24) bongˋ(53)
- 大埔腔:da^(31) bong+(33)
- 饒平腔:daˋ(53) bongˇ(11)
- 詔安腔:da^(31) bongˇ(11)
- 南四縣腔:daˋ(31) bongˊ(24)
「打幫」一詞在客家語中有三種意思,分別為:(1) 分一杯羹;(2) 幸好;(3) 感謝。客家話較少使用這一個詞。
4.9 阿里加多
- 四縣腔:aˊ li ga doˋ
- 海陸腔:a+ li ga doˋ
- 大埔腔:a+ liˋ gaˋ do^
- 饒平腔:a+ li ga doˋ
- 詔安腔:aˇli ga do^
此用法甚少,起源為在臺灣還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所傳入的日語外來語,日語原文為:「ありがとう(日語羅馬字:arigatou)".
目前此用法只有少部分老一輩被日本殖民統治過的客家人才會使用,現在大部分年輕一輩或是大眾傳播媒體通常不會使用這一個詞彙,有有許多客家人也表明其實沒有聽過客家話中沒有聽過此用法,所以並不推薦使用這一個詞來做為表達客語的感激之詞,不過卻有被收錄在客家委員會的台灣客語詞彙資料庫當中,故還是簡單的說明一下。
5. Conclusión
在臺灣客家語當中,最常見的感謝之詞的用法就是「恁仔細」和「承蒙你」。而臺灣客家語最常見的兩個腔調(或次方言)四縣腔使用「恁仔細」與海陸腔則使用「承蒙你」,而南四縣腔則用「多謝」。
以下將以表格的方式,整理臺灣客家語所有的腔調,以及使用的感謝詞彙,若空白代表該腔調無此說法,或者查不到相關腔調的發音。
字詞\腔調 | Acento de cuatro condados | Acento del condado de Nansi | Acento de mar y tierra | Acento de Tai Po | Rao Ping Qiang | Acento de Zhao'an |
con cuidado | un(31) zii(31) estos(55) |
un(53) zii(53) seˋ(53) | ||||
承蒙你 | shinˇ(11) mungˇ(11) ngiˇ(11) | shin(55) mung(55) ngi(55) | shinˇ(113) mungˇ(113) ngiˇ(113) | shin(55) mong(55) ngi(55) | ||
承蒙 | shinˇ(11) mungˇ(11) | shin(55) mung(55) | shinˇ(113) mungˇ(113) | shin(55) mong(55) | ||
gracias | hacer'(24) qia(55) | hacer'(24) qia(55) | hacer(53) cia+(33) | do+(33) ciaˋ(53) | doˇ(11) ciaˊ(24) | |
感謝 | gamˋ(31) qia(55) | gamˋ(31) qia(55) | gamˊ(24) cia+(33) | gam^(31) ciaˋ(53) | gamˋ(53) ciaˊ(24) | gam^(31) cia(55) |
勞瀝 | loˇ(113) ladˋ(54) | |||||
勞力 | looˋ(53) ladˋ(43) | |||||
打幫 | da(31) bongˊ(24) | da(31) bongˊ(24) | da'(24) bongˋ(53) | da^(31) bong+(33) | da(53) bongˇ(11) | da^(31) bongˇ(11) |
而臺灣客家語的使用人群中,最多使用的腔調是南北四縣腔,再來才是海陸腔,所以感謝之詞的使用頻率大致上為:恁仔細 > 承蒙你(承蒙)> 多謝 ≒ 感謝,剩下的用詞就非常少用了。
referencias
- Equipo de redacción del diccionario Hakka del Ministerio de Educación (2006), "臺灣客家語常用辭典".
- 邱湘雲 (2007),《委婉語在台灣語言及台灣文學中的表現".
- 曾亭菀 (2016),《國小客語教材詞頻分析–以苗栗縣版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 客家委員會 (2010),〈Gracias>. Nube hakka.
- 客家委員會 (2014),〈謝謝你>. Nube hakka.
- 邱仲森 (2005),《台灣苗栗與廣東興寧客家話比較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actualizar registro
- 2022/05/15, versión multilingüe añad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