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演講心得報告:《一個人90天歐洲行心得分享》

?

?

?

?

,

?️

此文為聆聽劉立仁(前鴻海集團工程師)所帶來的《一個人90天歐洲行心得分享》演講後的課程心得報告。

文章資訊

  • 原始出處:課程演講心得報告
  • 撰寫日期:2016年04月25日 18:00
  • 補發日期:2016年11月14日 16:10
  • 補發緣由:作業心得報告備存及開放。
  • 其他備註: (1) 用以紀錄過往的文章,供日後查閱發生過的事情、心情等等; (2) 紀錄以往的寫作模式,以比較日後進步的程度,及方向的變化; (3) 原文版權詳情請查看「版權所有」頁面。;(4)正文內容中的實心圓形為可能有版權、隱私、時效等緣故而屏蔽的內容;(5)相關資訊的部分為日後補充發表,正文盡量保持原始內容。

演講資訊

  • 演講日期:2016年04月21日
  • 演講題目:《一個人90天歐洲行心得分享》
  • 演講者:劉立仁(前鴻海集團工程師)

正文內容

對於「為了生活而工作,而不是為工作而生活」的想法和反思

在演講的開頭當中,演講者提到了「為了生活而工作,而不是為工作而生活」。接著說明並舉例了國外許多人到處去旅遊、遊玩,以及做自己想做的事,等到沒錢了以後因為生活所需才開始繼續工作,這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另外提到了演講者在沒工作的階段時,他父母們對他說「為什麼不去工作」,他反問「為什麼要工作?」反而讓父母們答不出來,這是「為了工作而工作」。

演講者是站在「為了生活而工作,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的角度,認為生活應該活得更有價值、意義和尊嚴,若是「為五斗米而折腰」的工作,那就會活得非常的痛苦,並且飽受巨大壓力;反之,演講者的父母們則是站在「為了工作而生活,不是為了生活而工作」的角度,這可能是老一輩的長輩較希望能夠安穩的觀念,若為了生活而工作,選擇了自己想要的興趣及生活,可能路途會比較坎坷及許多的不確定性,但若老一輩的長輩抱持這樣的觀念,雖然也沒什麼不好,也比較穩定,但卻失去了讓生活的過得更有價值、精彩的機會。

但聽完演講事後自己再想一想,有另外的見解,不論是抱持著「為了生活而工作,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還是「為了工作而生活,不是為了生活而工作」,「生活」和「工作」是一定無法擇一,人只要出生就會有「生活」,為了生活一定就會有「工作」,既然兩者都無法捨棄,那為什麼不要「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工作而工作」呢?也就是說,生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聽起來似乎有點難、抽象,但我想要表達的是,例如像之前書報討論《夢想與現實的交會-小慧的旅行人生》的那次演講,那位演講者就是生活結合工作(夢想與現實的交會),到處出國去旅遊,去自己想去的國家、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這樣的生活同時也是他的工作,當了導遊同時就可以過著遊遍世界的生活,真的實現、成就了「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工作而工作」的人生與價值觀的例子。

這學期在此次演講前,恰好有《夢想與現實的交會-小慧的旅行人生》的演講可以對彼此次的《一個人90天歐洲行心得分享》,若不是這樣的安排,或許不會有這樣的感受、想法,雖然這兩場演講內容的類型都是與旅行有關,但本質上卻有相當的差別。此次的演講者是因為工作久了想出國放鬆自己,也感覺就像是新生的小孩對於世界的探索;而上一次的演講者則是像對於世界的探索經歷已至游刃有餘的境界,對於世界各地有許多的體驗,對於不同的國情有各式的看法,對於人生觀有不一樣的見解,甚至把生活和工作結合在一起,生活即是工作、工作即是生活,若「機會是天,選擇是人」,她擁有了導遊這份工作的機會同時又有出國的機會,而真的選擇了導遊這個職業的同時又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不是所謂的天人合一了嗎?當然看起來似乎很好,但前提是需要花費許多代價換來的,即使有了機會卻必須面臨和家人的爭吵與溝通、經濟的壓力、跳脫舒適圈的勇氣等等各種因素,但所獲得的卻是所謂的「不枉此生」的人生,或許這樣的情況對於一般人來說不容易達到,但至少可以當成是人生的一種目標典範,雖不中亦不遠矣!



繁體中文